宠物进口消费火热 天猫消费规模三年涨10倍

2019-04-12 14:05 1684
消费者在宠物喂养上越来越追求进口品质产品,客单价持续攀升。2016年至2018年,天猫国际宠物类商品购买人数增长3倍,交易金额增长超10倍。如今,宠物爱好者都把猫猫狗狗当成家庭一分子来对待,给它们吃进口主粮,买进口玩具,甚至连吃喝拉撒的问题都要通过智能设备来解决。数据显示,自动喂食机、自动饮水器等智能设备正成为宠物消费新主流。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的进口智能宠物设备受追捧。即便是单价超过5000元的智能猫厕所,“猫奴”们剁起手来也是毫不犹豫,成交最高的一天,卖出近400台。网友大呼,这些智能设备简直是“懒癌患者”的福音,不仅释放了主人的双手,还让宠物们迈进了智能家居时代。值得关注的是,八成宠物正在面临“空巢”问题。《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80后、90后占养宠人数的75%。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他们,平日里工作繁忙,周末和节假日又经常外出,“猫主子”“狗主子”们难免成为“空巢宠物”。这些年轻人为自家的“空巢宠物”操碎了心。因此,智能猫厕所、自动饮水器、自动喂食机等都成为紧俏商品。这些智能设备价格不菲,但却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就算主人不在家中,宠物们也能在家里舒舒服服地吃喝拉撒。自动喂食器、自动饮水机已不稀奇,成为不少养宠人士的“标配“。最近,能自动铲屎的智能猫厕所大受 “猫奴”欢迎。在天猫国际上,一款单价超过5000元的智能猫厕所自去年年底上线以来,已售出近千台。仅天猫双11一天,就售出400台。“解放双手的感觉实在太好了,以为只是简单地自动铲屎,却没想还能定时铲屎,以后出门再也不担心了。”一位消费者在商品评论中说,之前因为平时工作忙,经常出差不在家,为宠物铲屎成了他生活中最大的难题。在购买这款智能猫厕所后,他不仅解放了双手,周末、节假日也能放心出游了。让主子们吃饱又吃好,依旧是爱宠人士们最为重要的任务。现在,消费者在购买进口宠物类产品时,更加专业、精细。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天猫国际的功能型猫主粮消费增长2300%,美毛猫粮、奶糕猫粮、去毛球促消化猫粮是最受欢迎的功能猫主粮类型。除了满足“自家小主”的口腹,年轻的养宠人士对宠物的健康也颇为关注。在宠物药品与保健品中,驱虫的消费比重最高。专业的局部清洁产品,例如眼部和耳部清洁剂、除味剂、药品等宠物相关清洁和保健用品的消费规模,也在近几年显著提升。

阿里生鲜战略调整100天 易果转向军火供应商

2019-04-11 14:15 1953
到今年4月6日,距离最近一次阿里新零售战略调整,已经过去了整整103天。当天,知名电商大v鲁振旺发布微博称“天猫超市断了易果的入口,生鲜的仓储配送模式结束了,以后是门店短配为主。”和上次大战略宣布的热议比,这个小插曲,没有引起太多的波澜与关注。去年的1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其生鲜业务围绕新零售战略进行调整:易果集团将强化其协作平台的定位,发挥供应链、冷链物流和新零售赋能的优势,专注为包括盒马、大润发、猫超生鲜、饿了么在内的阿里生态内新零售、新餐饮进行赋能;盒马将为更多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还将同时负责猫超生鲜的运营。按照阿里巴巴说法,易果与盒马的合作将更加深入,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加速建设和升级生鲜供应链体系,推进全链能力。而在业内看来:这次调整中最大的转变是猫超生鲜的运营权由易果转至盒马手中,这也意味着易果和盒马在阿里生鲜体系的定位更加明确,即盒马to C,易果to B。一、易果:成为1%在关于易果的百度百科里,最吸睛的一句话是“全国第一家生鲜电商。”2013年,易果接受阿里战略投资时,易果创始人之一金光磊也曾表示,“从2005年到2013年的8年间,易果一直是盈利的。”如果此言不虚,这在生鲜电商行业里也是很难得的战果,有报告显示“在国内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仅1%的企业实现了盈利。”易果官网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上海,以“打造生鲜云,赋能新零售”为核心战略,推动中国生鲜产业升级,为零售端提供生鲜类目运营服务。资料显示,2014年阿里巴巴从B轮开始投资易果,随后又参与了C轮。2017年8月,天猫参与了D轮融资,融资额达3亿美元。易果并未披露其融资具体情况,但据媒体报道,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6.56%,阿里巴巴香港持股11.83%,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持股6.92%。张晔除了个人持股13.94%,还通过多家机构持股,合计约为23.83%。除阿里外,苏宁也是易果的股东之一。2016年,苏宁投资集团曾领投其C+轮融资。此次融资完成之后,易果生鲜和苏宁也基于生鲜电商开展全方面的战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做大做强2015年苏宁超市推出的线上生鲜品牌“苏鲜生”。其中,在线上,易果生鲜将成为“苏鲜生”的核心供应商,其旗下4000个SKU的生鲜商品将进驻“苏鲜生”,进一步丰富“苏鲜生”的生鲜品类;在线下,易果生鲜将为苏宁的社区O2O项目“苏宁小店”供货。目前易果旗下主要有云象供应链、安鲜达和新零售业务三大块,而这些业务也早已融入阿里巴巴生鲜业务。据阿里方面介绍,云象供应链将作为阿里巴巴大进口全球生鲜集采平台和国内生鲜资源组织者,协同阿里生态生鲜板块;安鲜达将发挥菜鸟冷链的角色,为阿里生鲜生态提供全链路、可追溯、全场景、一站式冷链物流服务;新零售业务将更加专注于生鲜赋能平台的打造,通过13年生鲜能力沉淀,为全行业提供定制化的生鲜解决方案。二、阿里巴巴的全国性冷链物流专网事实上,易果几乎所有业务早已与阿里生态深度融合。早前,在阿里内部,易果几乎就是生鲜业务的代名词。而在易果旗下安鲜达官网,醒目位置标注着“安鲜达(菜鸟冷链)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全国性冷链物流专网”。据悉,安鲜达最早是易果的物流部门,提供仓储、干线、短驳、安全质检、货物包装、分拣加工、宅配等冷链一体化服务。如今其已进化成覆盖整个生鲜渠道的全方位开放式服务平台。数据显示,其已完成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15城24个冷链物流中心的战略布局,在北、上、广和武汉建立了区域集货调拨仓,实现了基于四大温区的冷链仓储体系,日处理能力超过200万件。不过,虽然安鲜达从易果集团的物流部门转变为了物流公司,但一直到2018年,基本上是围绕易果集团内部的商流在做定制化的服务,业务形态基本以B2C的宅配为主,直到去年5月16日,易果集团旗下“驯鹿冷链”品牌正式发布。与安鲜达专注从生鲜宅配满足B2B领域全类型客户需求不同,“驯鹿”专注于干支线的冷链物流运输配送,而这接上安鲜达原有的宅配能力,使得安鲜达成为一个从第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全链路的全国性冷链物流专网。此外,驯鹿冷链也为云象供应链实现履约提供了保障。在阿里的生鲜布局中,云象供应链扮演着推动生鲜产业升级和生鲜商品标准化的重要角色:易果通过云象供应链与国内外优质B2B供应链企业合作,对接全球生鲜资源,形成“产地—B2B企业—易果”的全渠道分发的供应链,通过源头直采、市场采买、上游合作和资本注入对接上游的农业生产。去年11月6日,阿里巴巴CEO张勇公布2000亿美元的大进口计划,而作为该计划重要一环的正是云象供应链:当时消息称其未来5年将与40个全球优质原产地国家、50家全球优质原产地产区,以及100家全球顶尖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三、目标:“生鲜新零售的军火商”虽然伴随着阿里巴巴这次新零售战略的调整,易果to B的定位和方向更加明确。不过实际上,从2017年开始,易果就在慢慢地弱化“电商”标签,从一个“台前”的B2C生鲜电商,转型为“幕后”的B2B生鲜供应链赋能平台。金光磊曾在采访中表示,“易果未来是生鲜新零售的军火商,是提供枪支弹药的。”其当时介绍说,未来会把易果的供应链体系变成一套解决方案,真正的做一个U盘,对任何一种业态都能提供一揽子服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易果将生鲜能力,包括商品采购、冷链仓储、客服、物流配送、品类规划、大数据、市场营销、IT支持、包装加工等,通过标准化和模块化之后形成了生鲜云。再通过多套中台系统,把自己和合作伙伴的优势赋能给其他合作伙伴。在新零售如火如荼进行的背景下,易果将数字化供应链形成标准化、模块化的生鲜解决方案,开始赋能合作伙伴:2017年12月21日,易果和鲜生活联手改造的第一家好邻居便利店正式亮相。易果通过商品供应链、物流供应链、流量运营等多维度推动好邻居线上线下一体化。便利店还可以利用生鲜冷链物流安鲜达对采取一日两次补货。四、转向:水大能否鱼大?对于前述“天猫超市断了易果的入口”的消息,笔者未得到易果方面的回复。但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猫超的流量入口已经整体交由盒马来运营了,但是生鲜产品的路由没有发生改变,只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已经有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而非安鲜达,安鲜达的职能限制在生鲜产品储存管理和加工包装这一块。”与此同时,也有消费者反映,目前易果生鲜的APP上很多商品呈现缺货状态,不由得让人猜想2B的易果会不会放弃这条2C的条线?有可靠的消息源透露说:“现在C端不是易果战略重心,而囤货则需要现金流……”除此之外,有内部人士介绍说:易果最近组织架构已经围绕其战略核心而发生改变,变成三个事业部,分别围绕新零售,餐饮和商超三个2B渠道进行拓展和搭建。可以看出,围绕着2B的方向,易果正在大踏步的前进。回看阿里巴巴新零售战略调整的2018年:这一年,生鲜新零售如火如荼,线上线下双向渗透融合;这一年,高频打低频,社区团购成为新风口;这一年,商品供应链和仓储物流体系是规模化玩家的下一步棋。这一年,生鲜新零售也是资本寒冬里为数不多的热门赛道,根据披露的融资事件中,生鲜新零售占生鲜行业总数的比重超过了的50%。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和产业基金是生鲜新零售企业培育的主要力量。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或以自营,或以投资,都在生鲜新零售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有业内人士与笔者交流时表示:实践证明,传统的垂直电商模式与目前的中国消费模式是不匹配的,所以才会提出新零售模式。随着线上线下资源的融合,B和C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生鲜产业的新调整势在必行,而阿里最大的优势在于淘系的天量流量,并且其通过两三年的线下布局,已经有了很丰富的销售通道,所以阿里的生鲜战略很明显,就是集合全渠道销售需求实现全球采购,而这当中也需要易果快速的找准位置,快速的布局到位。不过客观而言,生鲜行业本质上是一个“越往上游越慢,越往零售端发展越快”的生意,也是痛点频发地带。转向2B的易果在产业互联网的大趋势下,瞄向的是一个更大却未被充分满足的市场,梦想成为的是国内生鲜行业的“水电煤”。易果有优势,也有劣势,最需要关注的是:入局太早的它,能否突破自己惯性思维,突破自身的瓶颈?在新零售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是在水大鱼大2B方向成为中国的Sysco,还是成为一个资本与媒体喜闻乐见的故事题材,一切还都是未定之数。

新零售不需要疯狂撒币

2019-04-11 14:13 2006
对于线下场景的你争我夺、对于新技术的不断加持、对于生态体系的持续构建……这些现象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以新零售为主要概念的全新时代正在来临。对于新零售,有人将它看成是电商的替代品,有人却将新零售看成是一个和电商毫无联系的存在。无论人们对于新零售的看法如何,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它将会取代电商成为下一个发展风口。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7年我国新零售商店交易规模将达389.4亿元,到2022年将至1.8万亿元,复合增长率将达115.27%。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如此快速的增长速度都在告诉我们新零售背后所蕴藏着的巨大的发展潜能。或许,这个市场规模同样可以解释以阿里、腾讯、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之所以会如此笃定地加持新零售的原因所在。从亚马逊无人零售店为我们带来震撼的那一刻开始,新零售便开始以一种非常让人侧目的速度来到了我们身边。在移动互联网红利落幕的大背景下,一时找不到发展突破口的人们开始将新零售看成是后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发展风口。资本的加入,互联网巨头的加持更是让新零售火爆无比,然而,作为一个新生的物种,仅仅只是一味地进行资本的鼓动和概念的加持,而不去做真正实质性的改变,必然无法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改变。所以,我们看到了无人货架的尸横遍野、看到了线下所谓的新零售商店的冷清异常、看到了各种以新零售为主要噱头的轮番炒作。可见,所谓的新零售并不是仅仅只是主打一个概念,“创造”一个模式这么简单的事情,它需要的是我们对于传统零售模式的颠覆以及对于用户消费升级的精准把控。仅仅只是将新零售看成是一个概念和噱头的做法带来的必然是市场的淘汰。1、新零售风口下,各色概念轮番上演投资机构的敏锐的市场嗅觉、互联网巨头对于市场发展的前瞻性都在告诉我们,他们所加持的新零售并非仅仅只是一个概念。据公开数据统计,仅无人零售领域,在2017年累计融资额就超过50亿元。可见,投资机构都是在通过真金白银不断加注新零售市场的。投资机构之外,互联网巨头对于新零售的投资脚步一刻都没有停歇,阿里和腾讯在线下场景战场的争夺,在新技术领域的不断加大投资,在物流、供应链等环节的持续布局都在说明新零售正在成为他们的下一个关注点。或许,正是由于资本和巨头的加持,新零售成为下一个发展风口的趋势愈加明显。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新零售的阵营当中,并且开始将新零售看成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一个以“新零售+”为代表的全新发展时代正在代替“互联网+”成为全新发展风口。由此,社交新零售、社区新零售、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等概念开始涌现,一场概念大戏开始上演。概念的多样难以掩盖新零售初生的现实。的确,基于新零售为主要源头的概念开始不断出现,但仅仅只是概念的增多,并不能够说明新零售已经足够成熟。相反,基于新零售的概念的增加恰恰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新零售初生的现实,因为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只有新生的物种才会有如此多的发展可能性。对于经历过互联网洗礼的人们来讲,或许他们更加关注真正能够落地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只是概念上的推陈出新。因此,所谓的新零售的概念的不断增加或许仅仅只是新生的入局者才会不断加持的,真正的新零售实践者更加关注的是在新零售萌芽阶段的前瞻性布局。我们看到的阿里、腾讯和京东无一不是在用深度布局的方式践行新零售之实。无论是场景,还是技术,抑或是新零售生态链条的打造,这些真正领会新零售意图和内涵的人才真正走在通往新零售的道路上。无论新零售可以带给我们怎样的想象力,我们都要始终相信新零售依然是新生事物的现状。大气候尚未形成、用户消费习惯尚需培养、技术亟待破局等现象都在告诉我们新零售初级、稚嫩的现状,不去丰富新零售本质的结构,一味地加持概念,只会把新零售的诸多尴尬展现在我们面前。因此,新零售萌芽期的概念的多元仅是表面的繁荣,等到资本的鼓吹不再,这些概念必然消散。不切实际的概念只会把新零售的发展带入到新的发展困境里。习惯了用流量和概念吸引资本投资的人们开始用一些不切实际的新零售概念去博取资本的关注,尽管在短期内这些概念可能会获得资本的关注,但是,等到概念之风已过,新零售开始回归行业本身的时候,那些虚假的概念便会不攻自破。从这个逻辑来看,这些不切实际的概念不仅无法真正促进新零售的发展,甚至还将会把新零售的发展带入到新的困境里。我们看到的很多新零售的概念多半仅仅只是看到了新零售的火爆发展的势头,但是并未真正认识到新零售的精髓,仅仅只是按照互联网的套路来行新零售之实,最终他们加持的新零售的概念仅仅只是依照互联网的发展套路进行的旧瓶装新酒式的发展而已。盲目地去进行所谓的概念创新,而不去结合新零售的实际去进行真正切合实际的发展,新零售到最后只能是一场只有概念营造的虚假的文字游戏,无法真正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本质上的改变。其实,现在有很多已经被证明是新零售的伪概念,无人货架、无人超市等诸多新零售的概念在实际落地的过程当中并不顺畅。可见,仅仅只是对新零售进行一些不切实际的所谓的创新并不能够真正促进新零售的发展,相反还会把新零售的发展带入到更大的困境里。当新零售的风口在资本和巨头的助推之下逐渐成为现实,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了新零售的创业洪流里。或许是互联网落幕的尴尬使然,或许是互联网式的发展套路作祟,有关新零售的概念开始出现井喷的迹象。对于一个刚刚诞生几年的新生事物来讲,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新零售需要的是前期的布局和生态的搭建,等到风口已成之时,才能真正收割红利。2、告别概念的浮夸,何为新零售的正道?不得不说,一味地去傍新零售的热点并未真正促进新零售的发展,相反还会对新零售的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当新零售开始从萌芽走向成熟之际,特别是当人们对于新零售的认识开始不断深刻之际,人们对于新零售的认识不再仅仅只是停留在概念上,而是开始更加关注新零售究竟能够给行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当告别概念的浮夸,新零售的正道究竟在哪?场景是新零售体系下的“关节”。如果我们将互联网平台看成是互联网时代联通各个要素的“关节”的话,那么,场景则是新零售时代的“关节”。或许,这才是新零售早期阿里、腾讯不断布局线下场景的根本原因所在。在场景当中,新零售的B端和C端可以实现联通,而且场景收集来自B端和C端的信息,最终实现两者之间的全面打通。然而,这里的场景并不仅仅只是包含线下的超市、百货商场和零售小店,而且还包括线上的平台。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零售体系下的场景已经远远超脱了线上和线下的概念,真正将线上和线下融为一体。如果我们来探讨新零售的王道所在的话,那么,贯穿线上和线下的场景,深度介入到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场景都是决定未来新零售未来的关键因素所在。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在新零售的概念被提出之后,参与新零售的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抢占各种不同的场景,通过场景的丰富化和多样化来延伸商品与用户之间联通的场所。借助场景,我们无疑可以获得新零售的关节所在。抓住了新零售的关节,我们才能通过它来掌握B端和C端,真正让新零售不再是单纯依靠流量多寡存在的所在,而是能够真正影响到B端和C端。数据是联通新零售的“血液”。如果我们将平台和流量看成是互联网时代的关键所在的话,那么,在新零售时代,源自于B端和C端的数据则是真正能够联通新零售每一个环节和流程的关键所在。只有借助大数据的力量,新零售才会有了区别于电商最为本质的特征。在电商时代,平台对于用户的了解和预判是通过运营手段来实现的,数据其实并未真正发挥太多作用,而且数据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运营端。这除了与电商时代的数据尚未真正形成大数据有关之外,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数据仅仅只是停留在平台上,对于数据的收集尚且不够完全。当大数据的气候渐成,数据已不再仅仅只是冷冰冰的数据,而是可以发挥出自身力量的全新能量体。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数据俨然已经变成了联通新零售的“血液”。如果我们要寻找新零售的王道的话,那么,大数据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以新零售为原点的概念的不断出现正在把新零售的发展带入到一种浮躁的氛围里,对于一个初生的事物来讲,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告别概念的浮夸,让新零售回归最初的模样或许才是真正必要的。找到新零售的王道所在,我们或许才能真正不负风口,赢得红利。

微信流量生意困局 与张小龙的“十字路口”

2019-04-11 14:10 2352
科技互联网届最好的“相声选手”罗永浩 ,说过的最好的段子,我始终认为是那句:“我一个人站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只看到老乔的墓碑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当然罗永浩只是向偶像致敬,如今面临锤子手机破产、电子烟业务发展困难局的局面,应该回到了创业原点,没有了十字路口的困惑。不同于罗永浩,乔布斯在国内另一信徒张小龙依旧面临着“十字路口的困惑”。张小龙开发出了月活10亿的超级APP微信,甚至Facebookd的扎克伯格也要学习微信。但在“用户体验与商业变现的十字路口”,中国最懂用户的产品经理如何将微信商业化,从微信近期频繁的改版动作看,是摆在张小龙面前的一道难题。近日微信一个小小的改动,引起用户集中吐槽就是明显的例子。4月9日微信广告团队发布公告,朋友圈广告 @ 好友评论互动能力全量开放。微信的本意是为用户提供新互动玩法的同时,也为广告主再添社交传播价值。但是这个不起眼的改动,瞬间激起用户的反对,很多人表示以后朋友圈以后会不会被微商@疯掉,还有人表示谁敢在广告底下@自己,就删除一个好友。社交广告正成为腾讯新增长点微信商业化过程中,张小龙还是那个用户至上的产品经理,还是在1月9日微信Pro公开课上四小时演讲中,谈了裂变、壁垒、商业模式等名词0次,但是谈了用户114次,真实18次,原动力(张小龙代指初心)18次的张小龙。但是腾讯却已经不是那个腾讯,马化腾也不再是那个汤道生口中:“很多事情还没等小龙说不行,他先说了不行”的马化腾。毕竟2018年1月以来,受腾讯营收增速降低以及面向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准备不充分等因素影响,腾讯的股价持续下跌,下跌幅度高达百分之40,万亿市值也随之蒸发。随后马化腾对腾讯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的大调整迎战未来,同时寻找新的营收增长点,稳住当下资本市场不断质疑股价的局面。从腾讯发布的2018年财报看,2018年全年的网络游戏为1040亿元,同比增长仅为6%;腾讯的网络广告业务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在微信朋友圈、小程序、QQ看点及移动广告联盟的推动下,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全年同比增长55%至398亿元,第四季度同比增长44%至118亿元。营收规模足够高并且仍旧维持50%以上的增速,网络广告中的社交广告显然更令人期待。而流量变现也是各大互联网最为看中的商业化变现手段,字节跳动营收从2017年的150亿,到2018年的500亿,再到2019年的1000亿元目标,其中信息流广告就是最主要营收手段。百度2018年公司的营业收入正式突破1000亿元,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预计2017年-2020年百度信息流广告收入的CAGR约为68%。数据显示,字节跳动的今日头条月活在1.2亿左右,抖音月活破5亿,合计月活达到6.2亿;截至2018年9月份,手百的DAU(日活跃量)达1.51亿;那么月活为10亿的微信社交广告显然更有发展潜力。一直对商业化克制的微信,必须走向前台成为营收推动力。微信不能承受之重?然而需要走向前台的微信和张小龙,就像“他还没想好怎么开口”的表演者。一方面面对今日头条、抖音等产品的竞争,不给力的“天天快报”和“微视”无法承担起腾讯争夺用户时长的重任,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必须亲自出马。微信推出「看一看」功能对标今日头条、短视频功能「时刻视频」抵御抖音等。但据悉看一看始终只有几百万日活,张小龙也曾不无无奈对「看一看」团队说道:“你们要不就认命,做一款严肃阅读的小众产品。”在微信内四处开口添加短视频入口,「时刻视频」也并没有火起来。另一方面微信要推动努力商业化,但是这并不是张小龙最擅长的地方。微盟创始人&CEO孙涛勇曾在《驳腾讯没有梦想》一文中提到,微信朋友圈的广告加载率是今日头条的1/9,让人仿佛觉得克制的微信,只要张小龙增加微信朋友圈的广告加载率,就可以轻易大幅度提升腾讯社交广告营收。然而微信作为一款熟人社交产品,与内容咨询类产品有本质的不同,用户承担广告推广的阈值更低。在孙涛勇那篇文中就有用户留言:“如果微信朋友圈广告加载率达到今日头条的水平,那还能看吗?”这也是微信在2018年推出第二条每日广告位后,没有再次增加广告推送频次的原因;这次微信的推出朋友圈广告互动功能引起用户反弹,也会让张小龙思考应该微信应该如何进一步商业化。站在“用户体验与商业化十字路口”的张小龙,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进则伤害用户体验,破坏社交根基,退则坐失金矿,无法完成腾讯集团的期望。其实摆在张小龙的面向并没有第二种选择,张小龙必须平衡好用户与商业化之间的难题,但是对比懂用户和懂商业化来说,张小龙显然更懂前者。能够说明这方面的例子是微信在推出商业化服务工具的延后。今年3月29日,微信推出“微信广告助手”官方小程序。该程序将支持广告主和服务商的运营人员在移动端查看账户数据、管理广告及接收相关通知。字节跳动则在1月已经推出了服务B端广告主的“巨量引擎”。巨量引擎整合了字节跳动旗下全线产品,因此能够打通数据,将其营销能力整合至一个统一的出口上。与之相匹配的是多款升级后的营销工具,包括数据工具-云图数据管理平台(DMP),以及广告优化工具-头条动态产品广告(DPA)。微信商业化更大的桎梏在于,长期以来腾讯的广告营销服务业务较为分散,内部资源难以有效整合。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下设的社交与效果广告部(TSA)负责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等平台的效果类广告,而网络媒体事业群(OMG)下的广告线负责腾讯视频等网站的曝光类广告。这种结构设置,使得追求品效合一的广告主们常常需要同时对接两个事业群,极大地影响了投放效率与投放体验。并且由于缺少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台,腾讯系各产品间的用户数据未能打通,导致用户画像的精准度与完整度有所欠缺。流量生意的不可持续性其实,微信商业化本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不合时宜在于此时正是用户对微信产生“7年之痒”之际,微信却要开始匆忙做重商业化。背后主要原因在于,张小龙过去醉心于将微信打造成商业操作系统和商业基础设施,但是小程序的进展却未如预想中顺利,在腾讯集团面临短时间困境时,微信为主的社交广告不得已加快步伐。回过头看张小龙对微信在商业化的探索,尽管微信生态中培育出拼多多、云集、微盟等上市企业,也吸引了无数开发者涌进微信生态,但是大家看中的是微信的流量优势。张小龙也始终明白流量生意是伪风口,所以在早期抑制小游戏等种类小程序的发展,不过后来微信团队自研的“跳一跳”等小游戏出现后,张小龙已经逐步放弃了不能走流量捷径的打法。随着京东、唯品会等依托微信流量发展的企业效果不达预期,以及“得到”等微信小程序创业公司开始逃离后,一些创业者终于明白微信生态的流量生意,会促使生态内二八效应愈加显著。吸收了大多数流量的头部企业容易短时间内成功,依赖长尾流量生存的创业者很难通过运营生存。微信生态的发展终究要回到生意的本质,即为客户提供价值服务才能长久被认可。然而当微信小程序的入口不断增到64个,试图以流量漫灌的形式激活小程序;微信社交广告在不断增加功能试图搅动用户,但是开发者的数据与运维服务,以及API接口却姗姗来迟之际,张小龙的微信商业化之路始终要受到争议。腾讯发力网络广告的组织层面问题相对容易解决,目前腾讯已经去年9月份的组织架构变革中,其将社交与效果广告部(SPA)与网络媒体事业群(OMG)广告线合并,成立了新的广告营销服务线(AMS),目的就是优化业务流程,助力广告发展。但是微信产品是否会增加第三、第四个每日广告位,是否会增加更多广告强触达用户的功能?这些问题只能由站在“用户体验与商业化”十字路口的张小龙亲自解决。

速度赶超余额宝 相互宝半年揽下5000万用户

2019-04-11 14:05 3630
4月10日,蚂蚁金服宣布,其旗下网络互助计划“相互宝”成员数超过5000万,成为全球最大的互助社群。蚂蚁金服介绍称,这一定位为大病互助的产品,主打“一人生病 大家出钱”,身体健康且信用良好的支付宝用户可申请免费加入。加入后,如遇重大疾病,可申请最高30万的互助金,互助金由所有成员分摊。相互宝的5000万成员中,数据显示,有31%来自农村和县城,47%为外出务工人员。而已经获得救助金的24位成员中,也有一半来自低线城市和农村,大部分是儿童和外出务工人员,最小的只有2岁。自2018年10月份上线以来,相互保在首月即揽下2000万人的用户数,达到这是传统险企无法企及的高度。一位寿险行业人士表示,蚂蚁金服为加入相互保设置了芝麻信用650分的门槛,也意味着加入的2000万都是履约能力较强的高质量用户,今后根据这些人群的发病率等数据,蚂蚁金服或将拥有精准定价的能力。随后的11月27日,相互保更名为"相互宝",与此同时,该产品不再由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承保,产品性质变为网络互助计划。蚂蚁金服宣布,在更名升级后,新"相互宝"在保留用户原有权益的情况之下,将对用户2019年全年的分摊费用设188元的封顶额度,多出部分由蚂蚁金服承担。此外,今后每年末"相互宝"会公布下一年封顶金额相关情况。
标签:余额宝

2019中国跨境电商如何抓住发展新机遇?

2019-04-11 14:00 2405
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继续挑战与机遇并存。全球电商化,中国跨境电商成为国际贸易新动能截至2018年,全球互联网渗透率已接近60%;互联网用户增长一方面带来线下消费的线上迁移,另一方面线上购物体验则进一步激发了用户消费需求,预计到2021年,全球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超过4.8万亿美元,占全球零售市场规模达17.5%。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在制造基础、电商服务生态、政策、产业经验等方面领先全球,逐渐成为国际贸易新动能。近五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占外贸出口比重从2.2%上升至7.7%,截止至2018年已超过万亿规模。相较于传统贸易链路,跨境电商平台流通链路短,时效高,能实现链路数据共享,直达消费终端,已经成为中国制造链接全球消费者的第一路径,因此越来越多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入驻全球各大主流跨境电商平台,以亚马逊为例,2018年亚马逊新增卖家中,超过40%是来自中国,占据绝对优势。供应链升级,助力中国跨境电商出口企业稳健成长回顾跨境出口电商发展的16年历程,供应链一直是所有时期共同关注的焦点。以1688跨境专供为代表的货源基地,正从服务、产品、营销、技术上解决痛点阿里巴巴旗下1688作为中国重要的货源平台,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和升级,为不同类型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提供制造、采购、流通各个环节的差异化服务,结合多方数据搭建“云工厂”和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全面升级全球商品基地。1688跨境专供为跨境商家提供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提升跨境出口企业竞争力。以棒谷科技为例,作为一家专注于跨境贸易B2C电子商务公司,在供应链方面一直存在许多经营痛点。1688跨境专供在2018年初推出的面向跨境大卖家的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超级买家”,提供企业主子账户、官方API对接、特色金融产品、优质厂商对接等个性化服务。棒谷科技由此节约了大量采购成本,采购效率有较大提升。精细化运营,大数据洞察跨境电商出口经营方向采购在线化成大趋势,信息化及数据管理能力应被重视。以1688跨境专供为代表的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拥有超过4000万的商品池,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在线采购GMV同比增长120%,跨境电商出口企业采购在线化成为大趋势,数据管理能力应被重视。采购行为碎片化,技术实力与管理能力成分水岭。跨境电商出口属于资金密集行业,企业对于现货采购、浅备货采购需求逐步增加,采购行为更加碎片化,低客单价的采购成为主流行为;超过一半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月采购次数超过10次,采购客单价低于100元的占比超过40%。女装、饰品配件等最为畅销,热销品类集中度明显,商品组合结构优化成为共识。以女装、服饰配件为代表的女性消费品一直是全球跨境电商平台最畅销的品类,跨境电商企业采购的品类集中度明显,2018年平台最热销TOP3品类贡献了超过25%的GMV,而前十大热销品类贡献了整体平台过半的GMV。扬帆新起航,三大趋势引领中国制造未来趋势一:跨境电商出口品牌化步伐加快,中国产品向全球品牌进化随着跨境电商出口的同质化竞争加剧和国内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完善,越来越多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意识到品牌化将成为未来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跨境电商出口品牌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依托于跨境电商出口平台更加数字化的供应链能力,品牌商的整体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品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传统品牌借助跨境电商渠道出口,另一类是基于跨境电商出口的原生品牌。依托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基础和海外市场互联网流量红利,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原生品牌用了短短的数年间便达到中国传统品牌在海外的影响力,成为中国品牌出海新的模式.趋势二:数字化升级引领从中国供应链到全球供应链的蜕变数字化是供应链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平台上,1688跨境专供以“全球数字化供应链”为核心,战略布局“全球工厂”、“全球商品”、“全球生态” 等板块。趋势三:全球电商产业进一步融合与升级依托“全球货源基地”的优势,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推动从“中国货通全球”升级到“全球货通全球”在夯实服务全球消费者的基础上,正逐步赋能于全球各国的制造、流通领域,加速全球产业效率提升和成本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