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宣布将在移动APP中大量增加广告位

2019-05-15 13:45 2159
据报道,无论你是在沙发上使用谷歌搜索,在车里摆弄谷歌地图,还是在厕所上浏览“发现”信息流功能,预计Alphabet公司下属的谷歌今年将在几个新的网站和移动软件新位置投放广告。据国外媒体报道,这家搜索巨头周二宣布扩大其广告位资产,以增加来自移动购物者的广告收入。它将在其全球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的主页上投放广告,在谷歌地图上显示更多广告,并在搜索结果中放置带有图片的广告。一些Alphabet投资者质疑,亚马逊和社交网络脸书旗下的Instagram等服务是否正在吸引在线购物者,进而吸引广告商,造成了谷歌广告主的流失,这一问题引发了一些投资者的担忧。谷歌高管周一告诉记者,最新功能和广告位针对的是用户的行为方式,而不是源自于竞争对手。谷歌负责旅游和购物工程副总裁奥利弗·赫克曼(Oliver Heckmann)表示,该公司希望让用户更容易发现和购买新产品,因为他们在商店购物时会看电视或坐在浴室里。他说:“手机和用户对谷歌这样的在线服务的期望实际上改变了这一点。”Alphabet的股价周二下跌1%,至1124.86美元。谷歌主页上的广告出现在该公司所称的“发现”(Discover)功能上,这是一种类似脸书动态信息流的产品,用户可以滑动浏览,查看一组按算法定制的文章、视频和其他在线内容的链接。该公司周一表示,广告将运行在任何“发现”功能可以部署的地方,包括在其手机版网站。不过周二,谷歌进一步澄清说,广告将只会出现在谷歌的应用程序中。谷歌去年在“发现”功能上测试了广告,当时该公司表示,每月有超过8亿人在使用这一功能。图片广告是谷歌努力使搜索结果更具视觉效果的一部分。高管们表示,包含多张图片的广告有望获得用户的更多点击量,这可能会导致它们在更多的搜索结果中显示出来。在谷歌地图中,广告现在将出现在推荐的搜索查询、路线页面和导航过程中。谷歌在其面向广告商的营销现场会议上宣布了这些变化,该公司也表示将开始在谷歌购物主页上显示个性化内容。目前在大多数国家地区,这一服务只提供了一个搜索框。该公司将继续使用“购物”服务,接受来自消费者的不同商店的店内提货或送货订单。但它将逐步淘汰谷歌快递(GoogleExpress)快递品牌,转而青睐谷歌购物(GoogleShopping)。谷歌去年首次在印度推出了一个功能更强大的购物页面。谷歌更多通过移动软件获取广告收入,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更多通过移动软件或智能手机获取互联网服务,手机已经取代个人电脑成为主导性的上网设备,谷歌也需要跟随消费者,将广告业务迁移到移动软件或者移动互联网平台。

网约车入局者不断 但行业春天远未到来

2019-05-15 13:39 2040
5月15日消息,网约车江湖再起波澜。继吉利、上汽等传统车企之后,新造车公司小鹏汽车也传出了进军网约车的消息。就在近日,《钛媒体》援引一位小鹏汽车高层员工的话称,该公司已经建立出行部门,且已获得广州市网约车经营许可证,未来将推出与曹操出行、首汽约车相同的网约车服务,公司首款量产车型小鹏G3将成为首批投放车型。该知情人士还表示,公司从春节后就开始测试和收集意见,目前用户端的App已开发完毕,网约车业务很可能在公司总部所在地广州率先落地。针对这一报道,小鹏汽车日前回应称,会在适当时间对外公布相关业务。车企涉足网约车行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据《电商报》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一汽集团、吉利集团、首汽集团、长城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东风汽车、江淮汽车、众泰汽车等传统车企均已推出网约车业务,高调进军共享出行市场。此外,广汽集团上个月还在公司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其与腾讯、广州公交集团以及其他投资者共同投资创立的出行项目“如祺出行”正在加紧布局,将于今年6月上线。事实上,网约车市场近年来入局者不断。除了传统车企之外,不少互联网企业也在摩拳擦掌。就在近日,公共自行车运营商永安行发布公告宣布,已收到常州市交通运输局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公司网约车经营具备全国范围内线上服务的能力。网约车这条新赛道正愈发拥挤。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入局者不断的背后,是行业仍有诸多痛点待破解的现实。首先便是安全隐患问题。去年两起安全事故敲响了行业的警钟,各大平台也陆续推出一键报警、录音录像等功能。然而在实际运营中,安全隐患仍难以真正消除,司乘纠纷频发、平台审核不严等负面消息频频见诸报端,消费者对于网约车的质疑依旧难以消除。其次是盈利难的困局。在发展模式尚未清晰、烧钱补贴成常态的背景下,包括滴滴、Uber等巨头在内的大多数网约车平台目前仍被亏损的阴云笼罩。据滴滴方面发布的信息显示,6年来滴滴还没有实现盈利。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净亏损超过40亿人民币。针对网约车发展问题,在近期举办的交通运输部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表示,网约车新业态快速增长的背后是一些企业不惜成本、不惜代价地野蛮生长、追求流量、追求估值。“带来的结果是,这些新业态企业并没有真正的建立起一个有盈利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也带来了一些管理问题,比如安全风险,对驾驶员、车辆的审核不严格,信息安全漏洞等问题。”总而言之,当前网约车虽然一片火热,但行业的春天远未到来。不管是先入局者,还是后来者,都需要坚守安全的红线,寻找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否则将很难在市场中真正立足脚跟。

拼多多终于对国货动手了

2019-05-14 11:57 1763
01.商鞅变法后的三十年,秦国已一跃成为头号战国,军事上,向东收复大片失地,一举击败魏国,向南灭蜀,并夺下楚国粮仓。公元前325年,赢驷称王,成为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王 。如果说前几任秦公,都还以富国强兵,不被中原欺凌为主要奋斗目标的话,那么从这一天起,历代秦王和秦人的核心目标便已经是一统天下了。而今日商战像极了春秋战国。一时兴旺,时常发生,但没落起来也很快。要真正称王,那得几代人的努力,而要成就一统中原之霸业,需要像秦国一样连续六代都是强人才有可能。改革开放迄今,四十一年。商业世界中的战斗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已经基本结束了,恰恰相反,各行各业的战国们,座次未定,也没有人一定是坐稳了地位的。02.纵观中国古代史,经济的关键词有二: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就像一个拥有自造血、自循环体系的巨人,坐拥丰富资源和巨大市场。即使没有向外扩张的动力,丝绸、茶叶、瓷器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西方大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们开启掠夺原料、扩张市场之路,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企图扭转局面。1842年,英国以鸦片为由发动战争,清政府溃败,签订不平等条约。上海,彼时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小县城,开放为第一批通商口岸。米字旗、星条旗的船队,迫不及待地来分这杯羹,载着鸦片和各类舶来品,沿黄浦江而上。至1872年,外国轮船公司几乎垄断长江内河航运和海运,西洋商品开始渗透进内地。洋务运动大臣李鸿章深感航运掣肘于洋人,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首创股份制,官督商办,引入民间资本。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民用企业,为中国商人带来真金白银的好处。短短三年时间,打破航运垄断打破,运费降低,3年内让中国商人少付给外国航运公司1300万白银左右。在近代中国的战火与动荡中,上海由于占据先天的地理优势,一直是西学东渐的桥头堡,国内工业化的领头羊,建国前的半个世纪里,上海的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维持在50%以上。这一批基础设施,在新中国成立后,正是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石,也让民企蓬勃发展。六七十年代,上海的凤凰自行车、上海手表和上海缝纫机,成为家庭生活必选奢侈品,被广大的丈母娘们称为“大三件”。八十年代,上海凤凰一鸣惊人,成为第一个进入欧美市场的自行车品牌,几乎成为中国名片,占据国内市场和出口的半壁江山。彼时,时髦年轻人的标配是创立于1927年的回力鞋,可谓当时的国民“潮牌”。而女孩们青睐的,是创造中国化妆品市场第一支定型摩丝、第一支防晒霜、第一支定型护手霜的美加净。作为高频消费的日化产品,美加净在1990年,曾以百分之十几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第一品牌。那时江浙沪地区新人结婚,会在洞房放上两支美加净牙膏,寓意生活和和美美。就像“大三件”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标配。这些诞生于上海的老字号品牌,几乎每一家都刻上独特的时代印记。工业文明与本土文化擦出的花火,至今在国民的集体记忆中熠熠闪光,亲切而动人。那时的国货,是一种融进生活日常的文化,跟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03.而当全球的快消品牌席卷而来,在物质的极大丰富中,国货突然集体性溃败。在很长一段时间,被洋货彻底压着打,国际企业在初期无论是在品牌营销、供应链、金融资本、人才孵化、渠道管理上都以几个段位的优势碾压着国货。但有一个事情叫作“后发优势”,字典上是这么解释的:又称为次动优势、后动优势(late-moveradvantage;Second-moveradvantage)、先动劣势是指相对于行业的先进入企业,后进入者由于较晚进入行业而获得的较先动企业不具有的竞争优势,通过观察先动者的行动及效果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相应行动,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翻译过来就是:我先趴着,看你怎么耍,偷偷学,只要老子不死,等我学会了,再来干你。这是内在因素,就是一个人一个企业心里想要,憋着一口气。但他需要学习,积蓄力量,把别人所有的优势都学会,让自己变得符合竞争的需要。故而只有符合这个条件的国货品牌,才有机会翻盘。混吃等死的国货品牌,也是没有机会的。04.而这天时,仿佛是到了。眼下国货的最大机遇,有两点。我在《这一万字里藏着中国未来最大的商机》一文中提过,消费者的喜新厌旧、物极必反,总会给品牌和实体经济,创造新的机会。当经历了全球快消品牌的狂轰乱炸,人们反而对怀旧的、有情怀属性的产品更感兴趣。国货正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复兴。这个背景既有国家综合实力的快速提高给人的自信感,亦有很多海外品牌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把中国当作落后产能消化地以及不足够重视(嘴上是重视的)的原因,还有很多优秀的中国企业用四十年时间已经实现了自身的提升。腾讯2018的社交洞察报告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00后,不再认为国外品牌好于国产品牌。消费者对进口品牌的崇尚已在淡化,而对国货的好感度增加。其二,移动互联网继续普及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彻底完善给下沉带来的红利。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实物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越来越多消费者通过线上选购老字号品牌。(数据来源《新国货消费趋势报告》)移动互联网的零售生态趋于完善,购物物流体系打通,成本压缩;同时,新电商平台如拼多多渠道有效下沉,强势切入三四五六线城市,大量长尾终端消费者。而老字号品牌,已然拥有广泛的品牌认知和大众文化情结。如果说品牌认知就像一个稳定的支点,只需要一个杠杆,就能撬动民族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智中积累的“资产”。拼多多这样的平台,正在成为这个杠杆。《新国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国货在电商下单金额和销量,2018年同比增幅都高出国际品牌;国产品牌搜索量占比增加。在区域上,中西部内陆省份国牌下单提升增幅最快;一二线城市中国品牌下单占比重同样在增加,而国际品牌下降。05.企业存活的核心是什么?我认为是提供价值。那么聚焦到消费品层面来看,这个价值和to B企业不同,因为无论你的后端链路有多长,你最终只有优先处理C端的价值,才是你根本。第一核心一定是好产品,第二核心是品牌,第三点是除了奢侈品都应该做性价比。这两层做好,是核心原动力。第一核心是好产品。好产品不是一味得在技术层面提高。“中国、美国男孩打篮球有什么不同?”做鞋做了30多年的安踏创始人,丁世忠,曾回答过这个问题。“中国男孩打篮球多在水泥地,而美国却多在塑胶地板的场馆内。所以中国男孩需要不容易扭伤脚的材料和设计,而美国男孩最需要的是鞋的弹性。”第二核心是品牌。品牌始终是核心资产。很多人混淆了品牌和营销,品牌是内核,营销是外延,是一切增强品牌内核的行为。第三点是:性价比。性价比不等于便宜。是你花的钱获得了超越价格的消费体验,感知或实际价值。举例:上海飞北京,在非忙碌时段,大致价格是经济舱900-1000左右。那么在这个参考轴上,特价头等舱1300元,对于一群人而言这就是性价比。偶尔出现,2折头等舱价格和经济舱持平,那就是超级性价比。如果你非得去和高铁二等座,或者完全不考虑时间的绿皮卧铺比价格谁更低,那就脱离性价比的考虑了。06.我们所说的老字号们,好像都符合以上三者,但是为什么很多都过得不好呢?除了这些,还有太多要做的了。如果要说全,其实可以列出十七八个。但核心杠杆只有两个:渠道和供应链。这两者将成为快速放大的杠杆。而这两者本质上相辅相成的。拼多多在这两个事情上,都在做深耕。在《拼多多的新野心 | 在这里改变偏见》和《拼多多,重新定义拼多多 | 在这里改变偏见》两篇文章中,我重点论述过,当拼多多构建出一个巨大的覆盖四亿人的消费平台后。一个巨大的机遇出现了。这件事做成了,拼多多就不是上一个版本的电商公司了。做不成,他依然会遇到各路电商玩家来挑战老巢。那就是与中国制造融为一体,成为真正的“生产+分配+交易+消费”全生命周期的互联网商业平台。传统电商公司,无论是贸易模式,还是商业地产模式,本质是雁过拔毛。因为他并没有深入到生产和分配之中。07.我们先看渠道如何重新定义渠道。渠道如果是来什么卖什么的话,那么就是老渠道。线下,“上海老字号新电商公开课”定期推进,近百家上海老字号品牌相关负责人先后参与。针对不具备电商经营和运营经验的老字号,拼多多提供覆盖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务,帮助建立相对完善的电商体系。技术端,拼多多正打造“定制雷达”,通过分布式AI系统对老字号目标群体进行精准筛选与有效匹配,以提升老字号的转化率。传播端,拼多多正利用自有资源,联合东方卫视等多家媒体渠道,帮助上海老字号品牌传播、展销,以扩大其全国影响力。拼多多数据显示,无论在一二线,还是低线或乡镇,老字号都有极强的号召力。以平台“百大品牌下乡”工程为例,共有5家上海老字号企业旗下多个品牌参与,其中回力鞋售出超过13万双,美加净、蜂花、上海香皂等品牌出现多款销量超10万的单品,部分品牌店订单量已迅速突破百万级。入驻平台的上海老字号,在搜索转化率上普遍高于其他新生品牌,甚至高于很多一线国际品牌。同时,平台还出现了一批上海老字号的代购店,这些品牌拥有相当忠实的粉丝。互联网起步的前二十年,服务的只是精英阶层。但我们要明白的是互联网渠道最深刻的价值不是让本来就在CBD上班的人,在网上可以买到海蓝之谜,因为本来他到周围的商场也能买到,无非多走几步路,而是让小村子里的人能够买到原来要跑几十里地,甚至到省城才能买得到的优质的商品。深入底层的毛细血管网络,能有效地激活整个有机体,而触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将再次获得燎原之势。像拼多多这类新兴的电商平台,其历史使命就是服务最广大的普通人。触达与激活最广大的普通人,也将成为国货复兴的超级杠杆。传统零售业态下,老字号品牌之所以增长缓慢甚至倒退,很大原因是不具备强大资本所带来的营销和渠道能力,而非产品层次的原因。不论是线下渠道还是传统电商平台,均需要投入高昂的入场费或是流量成本,老字号很难负担。

京东拟收购新宁物流不超过10%股份

2019-05-14 11:52 1536
5月13日,新宁物流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王雅军先生、股东曾卓先生的通知,正在筹划股权转让等事宜,拟将持有的部分股份转让给宿迁京东振越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预计本次协议转让所涉及的股权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00%。公告显示,鉴于相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为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避免公司股价异常波动,新宁物流自2019年5月13日上午9:30开市起临时停牌,停牌时间为1个交易日。《联商网》了解到,宿迁京东振越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于2018年7月成立,由西安京东信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公司法定代表人张雱,其为刘强东助理。相关资料显示,新宁物流是一家以电子元器件保税仓储为核心,并为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中的原料供应、采购与生产环节提供第三方综合物流服务的物流服务商,主要包括进出口货物保税仓储管理、配送方案设计与实施,及与之相关的货运代理、进出口通关等。2009年首批创业板上市。2015年,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了亿程信息100%股权,延伸和拓展产业链,进入了卫星导航定位运营服务领域。从其营收来看,2018年新宁物流实现营业收入104,488.07万元,同比增长15.80%;营业利润7,753.01万元,同比下降12.20%;利润总额7,563.76万元,同比下降50.5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458.37万元,同比下降55.15%。从财报来看,新宁物流的盈利能力堪忧。在业内人士看来,新宁物流在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物流与供应链供应链服务以及保税仓储业务,或许是京东看中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苏宁和INTERSPORT国际开启零售资源协作

2019-05-14 11:50 2043
当智慧零售的倡导者邂逅全球领先的运动用品零售商,总不免为行业和用户带来新的故事。日前,苏宁和INTERSPORT国际开启强强合作。苏宁拥有线上线下全渠道资源,结合INTERSPORT成熟的产品供应链、多品类运动店铺零售模型和高性价比自主品牌等优势,将使得双方在国内体育零售市场更上一层楼,为消费者提供全场景智慧零售服务。新生代体育消费的变局新时代背景下新生代的崛起,碎片化、个性化、品质化、年轻化成为主流消费特征,同时零售行业也从以商品为中心逐渐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过去简单粗暴的服务模式正在成为过去,围绕用户需求做精细化运营成为大势所趋。苏宁体育作为亚洲领先的体育产业集团,在其体育全产业链生态圈中,苏宁体育零售为消费者提供着品类丰富、专业化、个性化的运动产品和全场景服务。拥有50年历史的INTERSPORT,不仅是Nike、Adidas等全球知名体育品牌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也在细分领域拥有多个自有品牌,并在全球56个国家拥有近6000家门店。在用户服务上,苏宁和INTERSPORT都走在了行业前面。2018年,苏宁体育通过旗舰店、体育Biu店、无人健身房等业态的矩阵式进击,全力引领消费者对运动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体验。其中,“无人健身房”作为苏宁体育孵化的新物种,在南京一经落地便受到极大关注。“无人健身房”集健身、购物、休闲于一体,以“便利店+无人健身房”的智能健身业态,覆盖周围3公里社区,不仅拓展社区健身新空间,更是满足用户“碎片化”健身的需求,为消费者创造不一样的消费体验。而INTERSPORT针对全球运动爱好者的消费趋势,同样在2018年推出2.0全场景零售店铺概念,以更加贴合用户消费习惯和需求。毫无疑问,苏宁与INTERSPORT携手,以1+1的战略联合,聚焦体育这一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将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和时尚运动场景的期待,引领行业消费新趋势。智慧零售生态圈的壮大消费边界的不断模糊,消费场景的不断扩充,零售业态与其他业态之间的合作融合早已常态化。行业市场竞争的趋势,早已从单个企业间的竞争,变为大生态体系的对垒。苏宁正不断通过强化与其他企业的“跨界”合作,共同围绕“人、货、场”三大要素进行资源的整合和打通,强化智慧零售的生态竞争力。除了携手INTERSPORT,苏宁体育也先后与三星、李宁、特步、咪咕等不同行业领军品牌开展合作,以品牌赞助、产品定制、全民赛事等多种形式,通过渠道合作和体育营销,以体育布局驱动零售业务,并形成商业闭环,进而实现体育与零售在消费场景和营销场景的无缝对接,共同推动全场景体育用品智慧零售在中国市场全面发展。苏宁体育零售合纵连横背后,更是苏宁智慧零售生态大棋局。目前,苏宁已经通过“两大”(苏宁广场、苏宁易购广场)、"两小"(苏宁小店、苏宁零售云店)、"多专"(苏宁易购云店、红孩子、苏鲜生、苏宁体育、苏宁影城、苏宁极物、苏宁易购汽车超市)构成的业态产品族群,形成了苏宁智慧零售场景互联生态,外部合作朋友圈的不断壮大,则让苏宁生态体系更加强健。今年2月,万达百货正式被苏宁易购收入麾下。3月,苏宁又正式与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签约,2019年将以时尚、美妆等为重点,引进150个意大利品牌。与此同时,苏宁先后与雅戈尔、海澜之家、红豆等一线服装品牌以及瑞丽、MatchU等创业品牌开展战略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产品。作为智慧零售倡导者,苏宁将持续推进智慧零售和线上线下全场景、多渠道融合战略,打造出多业态、多产业协同的智慧零售生态圈,实现无处不在的一站式服务体验。

小红书双品网购节:活动商品交易额6.76亿元

2019-05-14 11:49 2992
5月14日消息,双品网购节期间,小红书参与活动的商品实现交易额6.7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水平订单增长90%,较目前平日订单增长40%。据悉,商务部于4月28日-5月10日期间,与国家邮政局、中国消费者协会,组织主要电商平台和邮政快递企业,以倡导品牌消费、品质消费为目标组织指导开展“双品网购节”活动。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网易、国美、唯品会、聚美优品、小红书、中粮我买网、食行生鲜等10家电商平台将参与到本次“双品网购节”中。小红书选出参加此次双品节活动的商品共分为:保健食品、彩妆个护、家居百货、穿搭箱包、时尚配饰、母婴、智能3C七大类日常消费品。参与商品3937件,参与品牌1792个,其中境外品牌1075个,国有品牌896个,新品牌露出17个。其中,彩妆个护实现销售额2.71亿元人民币,较单品品类平日销售水平提高171%,家居百货实现销售额2.37亿元人民币,较单品品类平日销售水平提高194%。数据显示,境外品牌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雅诗兰黛(0.32亿)单品较平日增长217%;Colourpop(0.28亿)单品较平日增长173%;娇韵诗(0.23亿)单品较平日增长170%;兰蔻(0.23亿)单品较平日增长163%;AHC(0.21亿)单品较平日增长190%。境内品牌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完美日记(0.26亿)单品较平日增长163%;韩束(0.12亿)单品较平日增长120%;百雀羚(0.11亿)单品较平日增长115%;卡姿兰(0.10亿);单品平日增长173%;半亩花田(0.07亿)单品较平日增长142%。小红书方面表示,双品网购节期间有一些国货品牌的表现出众。例如 “同仁堂”,研制推出了个护、美发、洗漱等日常消费产品。这些产品在小红书上产生了近万篇关于产品体验的笔记,上架283件商品,通过用户之间点赞、评论、收藏、分享等互动行为产生近上千万次的曝光量。以及国货运动品牌“安踏”也在小红书呈现出近2000篇用户分享笔记,上架3237件产品。

阿里双品节实现300亿销售规模 90后占比46%

2019-05-14 11:45 3141
5月14日消息,阿里巴巴公布双品网购节期间战绩。数据显示,双品节期间,阿里巴巴实现300亿的消费规模,有1.5亿消费者参加,相比2018年同期增长超过30%。另外,超过3万个天猫商家和品牌为消费者带来了超过300万的商品,其中手机、家电、服饰和化妆品等类目销量突出。据阿里方面透露,家用电器最受欢迎。双品节期间,洗衣机、冰箱、空调、平板电视等大家电,豆浆机、净水器、电压力锅等厨房小家电,扫地机器人、热水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最受消费者的欢迎。夏日临近,T恤和连衣裙的交易金额也获得显著增长。另一方面,中华老字号的表现也十分突出。回力、同仁堂和恒源祥销售规模过千万,云南白药、东阿阿胶、永久、菜百、古今、凤凰和马应龙紧随其后。受减税政策影响,也带动了汽车销售规模增长。今年以来,增值税的下降使得汽车厂商纷纷跟进降低汽车售价,国家4月份又发布了关于刺激汽车消费的征求意见稿,同时汽车销售行业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双品节期间新车定金也获得显著增长。双品节期间,90后消费者成为绝对主力。数据显示,90后消费者占到了46%,贡献了总交易金额的42%。80后和90后的消费者占到消费者总人数的79%。同时,四、五线消费者数量,消费金额增长均在四成左右;来自80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超过千万的消费者在双品节不到两个礼拜的时间内实现了近18亿消费。商务部于4月28日-5月10日期间,与国家邮政局、中国消费者协会,组织主要电商平台和邮政快递企业,以倡导品牌消费、品质消费为目标组织指导开展“双品网购节”活动。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网易、国美、唯品会、聚美优品、小红书、中粮我买网、食行生鲜等10家电商平台将参与到本次“双品网购节”中。

掘金互联网医疗 京东成立健康子集团

2019-05-14 11:44 2352
5月14日消息,在互联网医疗这个赛场上,阿里、京东、腾讯等巨头谁也不愿意缺席。就在近日,京东集团在对外发布的2019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宣布,将整合旗下的医药零售、医药批发、互联网医疗、健康城市四个业务版块,成立京东健康子集团。据悉,新成立子公司将基于以医、药为核心的现有优势业务体系,持续巩固并扩大在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在该集团发布财报前一日,京东健康获得由CPE China Fund、中金资本和霸菱亚洲投资等多家投资公司参投的A轮融资。据悉,该轮融资总额预计超过10亿美元,占京东健康完全稀释后的股份比例超过14.5%。融资完成后,京东仍是京东健康的控股股东,京东健康则成为继京东数科和京东物流之后,京东打造的第三只巨型独角兽。在业内人士开来,京东此番加码互联网医疗,主要是受到两方面的驱动。首先是广阔的市场前景。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2016年,我国互联网医疗保持38.7%的年复合增长率,2016年已经达到109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预计2016-2026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其次则是不断释放的政策红利。《电商报》注意到,去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创新“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等。此外,据公开报道显示,截止去年10月,全国已有超过19省区市出台了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文件及信息化便民惠民系列措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看中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并非只有京东一家。市场前景广阔、政策暖风频吹的形势之下,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在不断加快跑马圈地,企图将自身的触角延伸至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各个环节之中。而这意味着京东可分食的市场份额正在变小。就在上个月,阿里旗下的口碑宣布开设健康频道,并引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6城市的近百家医疗机构,覆盖体检、口腔护理、医疗美容等三个行业。而在此前不久,阿里健康还上线了与支付宝、武汉市中心医院共同打造的“未来医院”。武汉市民只需绑定信息,即可通过支付宝提前预约挂号,体验候诊、诊间缴费等一系列服务。另一边的腾讯也在加速抢滩市场。上个月,腾讯系医疗服务平台企鹅杏仁宣布完成2.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据悉,融资完成后,该平台将实现线下医疗机构的快速扩张,并对线上平台导诊、问诊流程进行优化,加大对医药电商及互联网医院等领域的布局力度。总而言之,阿里、腾讯等老对手也在不断展露出对互联网医疗的野心,各大平台间狭路相逢已成必然。京东想要夺得更多市场份额,恐怕并不容易。